真正的经济战是什么样的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莫斯科指责西方发动了经济战。西方许多人对此表示赞同,他们庆祝西方的所谓史无前例的制裁,证明了自由世界未死。但双方的这些主张都被夸大了。其实美国政府在 1941 7 月就曾经冻结了日本中央银行的资产。我们可以再往前追溯,回到比今天更清楚经济战可以取得什么成果的时代。

 

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世界经济像现在今天这样全球化的时期是在 20 世纪初,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和现在一样,先进的工业国家依靠进入全球贸易体系来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全球化的特点是大量的国际贸易,由廉价的海洋运输驱动,并由有线和无线通信以及复杂的金融工具推动。

 

这些使远程供应链和即时订购(当时称为“手到嘴”)成为可能。该系统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消费者价格,但它很脆弱。如果发生经济冲击,其影响势必会迅速蔓延到整个系统。这一切听起来应该很熟悉。

 

当时的霸主英国拥有独特的强大能力,可以将冲击的传播转化为优势。英国公司主导着全球贸易体系的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服务、航运和电信。英国政府采用现在所谓的“全能政府”方针,早在 1914 年之前就意识到了这种主导地位中潜在的战略机遇,并据此进行了规划。

 

因此,当战争爆发时,英国立即采取行动,将德国与世界隔绝,主要是通过拒绝德国进入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基础设施。英国的意图是迅速扰乱和“抹黑”德国经济,并引发足够多的社会动荡,从而对德国政府施加政治压力以逼其求和。该战略被视为一种冲击武器,旨在利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剧战争引发的混乱的经济力量。这是全球化世界中的全面经济战。

 

西方为应对入侵乌克兰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不同的。用里氏刻度来描述经济战的话,一开始英国的目标是 10,后来达到了8,最后缩小到5;而西方现在对俄罗斯所做的可能是 3,它缺乏 1914 年英国行动的连贯性。

 

西方政府尚未颁布法令,禁止其国民与俄罗斯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开展业务。他们正在冻结俄罗斯资产,而不是没收或销毁它们。俄罗斯公司的海外办事处仍然开放。西方列强对俄罗斯实施的经济制裁之于英国对德国的经济战,就像泰瑟枪之于手枪:一个是用来固定物品的,另一个是用来杀人的。对俄罗斯的经济后果是严重的,但现在预测其全面影响还为时过早。

 

现在预测它们对西方的影响也还为时过早。英国当初对德国发动经济战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英国对全球贸易体系基础设施的控制为其带来了一些优势,但它对进口食品的依赖也使其变得脆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十年里,英国大约 80% 的粮食供应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当英国官员研究这一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战时真正的威胁不是粮食被切断,而是无法以政治上负担得起的价格购买粮食——也就是说,以人们可以忍受的价格而不引起内乱。由于英国的经济战试图在国内对德国政府施加压力以求和,因此战时小麦价格上涨可能会迫使英国政府也这样做。这些力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即便经济战没有导致英国政府担心的谷物价格上涨,但是大自然做到了:世界各地异常恶劣的天气减少了全球供应。土耳其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则带来了致命一击。现在和当初一样,乌克兰是粮仓,乌克兰小麦的损失将导致粮食价格飙升。

 

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例子在今天特别具有映照性的原因,当供应链已经因大流行而承受压力,全球航运也陷入混乱时,价格上涨将不再仅取决于供需关系,而是由于更广泛的全球经济体系的战时混乱间接造成的。

 

例如,为了给在法国的英国军队提供补给,皇家海军征用了许多沿海煤矿,将他们的煤炭运到铁路上,从而使交通拥堵。运输系统受到干扰,迫使商船在港口外等待数周才能卸货。每一步的价格飙升最终都由消费者支付。一阶和二阶后果可能是可以预测的,但五阶和六阶后果却不是。冲击在整个系统中的传播造成了既无法控制也无法预见的广泛成本。对俄罗斯的制裁似乎也是如此。

 

将冲击成本限制在敌人身上是不可能的,这使得公共财政(目前受到相对较少的关注)成为经济战甚至制裁的关键组成部分。以严肃和持续的方式发动经济战需要某个富裕国家(统治霸权)实际上充当最后贷款人,通过信贷和货币为经济战争取时间。

 

1914 年,英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持伦敦金融城。几乎在一夜之间,政府承担了相当于国债 80% 的债务。政府逐渐释放债务,尽管他们遭受了损失,但不是灾难性的。同样,1915 年英国花费 1 亿美元(当时是真钱)购买美国棉花来支撑价格,从而安抚威尔逊政府。英国的信誉使得如此大规模的支出成为可能——而且只有如此规模的支出才有希望防止在发动经济战所需的国内外政治联盟中出现裂痕。

 

西方是否完全了解它今天正在玩弄的力量似乎令人怀疑。西方并没有进行全面的经济战,这将是一种冲击武器,需要充分的承诺和整个政府的方针才能取得成功。以这个标准衡量,西方正在实施折中的措施,这让敌人有时间和空间采取缓解行动。

 

同时,即使是西方对俄罗斯采取相对较弱的措施,也会产生很大的附带损害。这些措施无疑会伤害俄罗斯,但也会伤害西方的利益集团和民众。在对俄罗斯的三周的制裁中,如果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可以作为指导,我们正接近爱国主义开始减弱,同时企业和社会开始付出代价的临界点。

 

长期以来,信用一直是强权政治的核心支柱,但它需要培育。由于西方列强选择将过去 14 年视为持续的财政紧急情况,他们几乎没有为真正的紧急情况留下财政激增的能力——比如在全球化经济世界体系中故意加剧混乱。最重要的是,忽视作为战略因素的信贷则引发了对西方经济战概念的质疑。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华南野生市场的“病毒猎手”

丑闻缠身中,香港对纳斯达克的answer走向死亡

中国押注1.5万亿美元减税以寻求增长